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风尚 > 解燃“煤”之急的中国方案

解燃“煤”之急的中国方案

2018年01月09日 18:21:56 访问量:8842

解燃“煤”之急的中国方案

——访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高翔团队

高翔(右一)与同事一起讨论问题。浙江大学供图

高翔团队完成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解决了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燃煤机组多种污染物的超低排放难题,让燃煤变得更加清洁。该成果已在全国规模化应用,大幅削减了燃煤污染物,全面提升了燃煤污染治理技术水平。

每小时发电量100万度的燃煤发电机组,燃煤烟气几十秒内“跑完”一个超低排放系统,最终,监测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排放限值。

在1月8日公布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名单中,这项由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高翔领衔、与浙能集团合作完成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浙江大学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该奖项,也是浙江省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超低排放,让燃煤变得更清洁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全国每年消耗煤炭约36亿吨,占全球总消耗量的50%左右。煤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非常复杂,对燃煤电厂环保装置的运行可靠性要求很高。“煤质和负荷适应性强的燃煤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是亟待突破的难题。”高翔说。

为了给不同煤的燃烧特性建立基础数据库,高翔和他的团队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团队成员们长年加班加点,每一名成员都是“百炼成钢”。

团队经过长期攻关,成功研发了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解决了复杂煤质和复杂工况下燃煤机组多种污染物的超低排放难题,让燃煤变得更加清洁。

这项创新成果是由一系列创新组成的,如针对“雾霾元凶”——细颗粒物在烟气中脱除效率低的问题,高翔团队用温湿系统调控强化了多场协同下细颗粒物和三氧化硫的控制脱除,提升了颗粒的捕集效率;针对催化剂中毒失活、低温活性差等问题,通过多活性中心催化剂的配方研发,在多个活性位点的“团结协作”下,提高了催化剂的抗中毒、低温活性等性能,实现了复杂煤质及低负荷运行等恶劣工况下氮氧化物的高效脱除,也有效控制了汞的排放。

该成果已在全国规模化应用,大幅削减了燃煤污染物,全面提升了燃煤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全球解决燃煤污染问题有了中国方案。

产学研用,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在实验室,我们这套系统实现了超低排放。但要真正应用起来,还要针对性解决具体的工程细节问题。”高翔说,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落地应用这一步很关键。

成果在小型燃煤锅炉上成功应用后,浙江大学与浙能集团等单位成立的联合攻关小组加快了超低排放关键技术成果在燃煤发电领域的转化应用进程。

在“试验田”嘉华电厂,联合攻关小组从技术原理、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调试和运行等多角度对超低排放技术方案进行了近半年的全方位论证,仅系统设计方案就讨论修改了十多遍,其间还开展了大量的验证性中试和工程试验。

系统投运前,团队成员聚集在机组集控室中,几十双眼睛紧张地盯着大屏幕上的数据,对大量第一手在线数据、测试数据等进行分析讨论,完善各项工艺运行参数。最终,成功实现了嘉华电厂1000兆瓦燃煤机组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各项指标远低于排放限值,完全达到了系统设计的要求。

成果应用成功后,寻求合作的企业纷至沓来。“通过与浙江大学长期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集团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成为当地排名第一的纳税大户。”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和武说。

“我们通过和浙江大学合作,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技术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浙江中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屠天云说。

据悉,该成果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1000兆瓦、600兆瓦、300兆瓦等不同等级的燃煤机组及中小热电机组上实现了规模化应用,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与此同时,研发团队也推进了关键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工作,牵头研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9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6项,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支撑了国家超低排放战略实施。

与“煤”为伍,攻坚克难乐在其中

“27年来,其实我就做了一件事。”自从1990年在导师岑可法院士指导下进入煤炭清洁利用研究领域,高翔始终坚持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他说,支撑自己工作的动力是希望为国家做事情的理想。

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团队总在第一时间想方设法去破解。2013年春节前夕,广东五沙电厂进入了检修期,机组暂时不工作了,只有短短20多天的停机时间给团队完成催化剂再生改性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高翔组织团队把研发的专有设备运到现场,一停机就开始工作,每天两班倒,一直干到正月十五。“这么紧的工期,他们都能把事情做成,这个团队非常能干。”五沙热电设备部部长庞晓坤说。

在电厂爬梯子几乎是每位团队成员都干过的事。无论是40多米高的设备测试平台,还是70多米高的烟囱测试平台,只要有监测需要,大家都会克服恐高心理爬上去。“有一年夏天,气温接近40摄氏度,他们穿着工装,戴着安全帽,拿上三四米长的测试枪,背上几十斤重的设备爬上去,在上面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下来后衣服上都是盐渍。”嘉华电厂设备部主任钱晓峰对此仍记忆犹新。

这样一支与“煤”为伍的研究队伍,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充满激情与活力。在一次次的锤炼中,团队自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培养了“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浙江省特级专家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吴雅兰)

本报杭州1月8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09日第3版 版名:聚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