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的教育故事 > 【转发】蝶园的故事

【转发】蝶园的故事

2019年01月31日 17:13:58 访问量:9199
重塑劳动教育系列?
蝶园的故事
毛俊文

    一块热土,一种情怀,一群孩子,一个目标。“蝶园”是一群孩子的专属领地。在这里,因为劳动发生了太多的故事。

    现阶段,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学生劳动机会少,劳动观念也发生偏差,出现了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近年来,课程改革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文叶把这一目标比喻为成人的驾驶素养。驾驶素养包括安全驾驶、礼貌行车、尊重生命,为了培养准司机的这些素养,相关部门设计了理论学习科目和实践操作科目。反观学校教育,我们更多地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课外实践和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少涉及或停留于浅层。

    学校如何根据校情、学情,有的放矢地开展劳动教育?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综合楼前有一个长方形花坛,不足30米长,最多两米宽。花坛里种着紫薇和茶花,美丽但不惹眼。一年前,花坛成为可以种植农作物的“田地”,根植于内心的土地情结让我欣喜若狂。我与学生一起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能分得一块土地用于种植蔬菜。我们的请求与学校推广劳动教育的想法不谋而合,就这样,我们班成为学校推广劳动教育的“试验田”,认领了整块地作为实践基地。

    如今,这里的植物没有紫薇名贵,也没有茶花有名,但这里蔬菜碧绿,瓜果飘香;这里生机勃勃,充满人气;这里让学生流连,让教师驻足。这就是我们的“蝶园”。

    1 命名,我有理

    给菜园命名是一项有意思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又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相关文化知识。我利用微信平台发起征名活动,请学生给菜园命名并注明理由。征集令一发出,学生和家长纷纷参与,有的说叫“毛毛虫花园”,因为我们的中队名是“毛毛虫中队”;有的说叫“王者荣耀”,因为这是学校里唯一的菜地,是我们的骄傲;有的说叫“开心农场”,因为有一款种菜游戏就叫开心农场,而我们也要在这里种菜;有的说叫“家的味道、爱的体验”,因为我们种的都是身边熟悉的农作物,师生、家长一起翻土、施肥、种植,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有的说叫“青青乐园”,因为我们种的是有机、绿色蔬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意,不管名字取得怎么样,背后的冥思苦想、翻阅资料、家庭成员的热烈讨论场景可以想见。

    作为鼓励,我给所有参与命名活动的学生都颁发了奖状。但是应该选哪一个?我把所有名字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甄选,一番激烈讨论后,最终确定为“蝶园”,因为我们的校园文化是蝴蝶文化,我们的班级又叫“毛毛虫班”。学生们学会了从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相结合取名,学会了如何甄选名字,学会了有理有据地表达。

    同样,在小组命名时大家也经历了思考、学习的过程。超人队、蝴蝶队、火箭队、小鸟队,命名标准不一且分类繁杂,我再次把队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队名并思考:如果9个小队作为一个整体,这样的队名合适吗?怎样让队名既统一又独立?有学生提议用昆虫命名,那么可以用哪些昆虫?我让学生实地去看一看、找一找,带上小锄头在地里挖一挖。蝴蝶、蜜蜂、蜻蜓、瓢虫、蚯蚓、青蛙、蜗牛、蟋蟀、蚂蚁、蚱蜢、螳螂、蝗虫、知了、蜘蛛、小青虫、西瓜虫、百足虫都出来了,我又引导学生结合图书《昆虫记》,利用互联网了解各种昆虫习性,最终确定9种昆虫作为小组名。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喜欢的,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一种思维方式: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解决生活问题。

    2 栅栏,我设计

    为了让“蝶园”更像一个菜园,我们决定搭建栅栏。选择什么材质的栅栏、什么颜色的栅栏更合适?因为时间紧迫,起初我们选择的栅栏是普通木条。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种菜、浇水、采摘进进出出,加上日晒雨淋,栅栏变得破烂不堪。我们不得已重新设计栅栏:选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栅栏既美观又经济实用?竹条、水管、轮胎、铁丝网,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我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材料的优劣再进行投票,最终决定采用轮胎当栅栏的材料,一方面因为用轮胎是废物利用,环保又实惠;另一方面轮胎是橡胶制品,经久耐用,而且轮胎的圆形构造也更安全。

    说干就干,轮胎的选择、购买、刷漆、埋土、固定等工作分工明确,一周后,轮胎栅栏就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硬件设施到位后,轮胎的美化工作也开始了:在轮胎里种月季作点缀,每个学生还承包一个轮胎进行更精细的设计,给黯淡的轮胎增添了生命力。

    3 分组,我合作

    “蝶园”里的工作一开始都是由我分配的,大家一起干,常常是一哄而上,没有章法。后来,我按照小组分配任务,依旧不能激发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趁秋季改造栅栏的机会,我将菜园土地重新划分为9块,学生5人一组,实施承包责任制。

    但是分组又成了新问题。征询学生意见后,第一次分组他们选择与好朋友建组,这样的分组标准导致有的学生无法融入任何小组,而且容易形成小团体,不利于班级团结。第二次分组我指定组长,再进行组长、组员双向选择。但是,组长一定要由教师指定吗?教师指定的组长一定合适吗?于是,我又设计了第三种分组办法:按学号划分,组员推选组长。最后,抓阄决定哪块土地归属哪个组。土地承包了,责任义务和权利都属于小组了。这样划分的小组能力或许有差别,但在种植这件事上让学生拥有了更多自主权。

    组建了小组,工作效率很快提升。各组自己分工、组织开展活动,菜园里一片热闹,而我也当起了“甩手掌柜”,更多地充当观察员的角色。对我来说,谁的菜种得更好不是最重要的,小组成员间是否会分工合作、是否会合理协调、是否会互相学习借鉴才是我最在乎的。

    4 种植,我探究

    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不知道依时节种菜和如何种菜。为此,我给学生布置作业:(1)这个季节适合种什么?可以问有经验的老农,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2)想办法买到你要种的种子或秧苗,可以请求他人帮助。(3)关于怎样种,可以在家里先学习,然后再到学校种,鼓励邀请家人一起种。这样的学习是主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正式种植前,我和学生都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但实际操作中总会产生新问题。去年暑假前,菜园里的西瓜长势良好,结了许多小西瓜。但由于放假,学生疏于照顾,西瓜慢慢枯萎了。开学初,天气依然炎热,学生种的蔬菜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结合两件事,我组织学生分析原因:为什么我们没能收获?经过几天的研讨和求助,学生们认为原因有3个:一是天气炎热又浇水不勤,周末无人管理。二是浇水时间要有讲究,温度高的时间段浇水嫩苗容易被水蒸发的热气烫死,应该太阳落山后再浇水。三是土壤含沙量大,不蓄水。接下来就是改进,其他问题好解决,土质问题很棘手,因为换土的工作量太大。这时,一位老奶奶给学生支招,土壤是需要慢慢养的,养好了才能种出好蔬菜,在土质改善前,可以种适合沙质土壤的植物。

    蔬菜种植需要打理,有些蔬菜容易招惹小青虫。每天中午,我都带着学生到菜园拔草、捉虫。此时,新的问题产生了:为什么花菜和小青菜更容易长虫?菜农为什么用药除虫而不是手抓?虽然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来,但因为所有问题都产生于实际劳作,学生们并不觉得无趣,反而主动寻找答案。

    5 采摘,我分享

    “蝶园”的第一次种植始于春季,初夏时已绿意盎然。看着一天天生长的蔬菜,学生很兴奋,不时询问采摘时间。我再一次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认为黄瓜长到多大可以采摘?什么样的番茄是成熟的?怎样判断玉米是否可以掰了?没想到,这些问题根本难不倒学生,原来在平时劳作中家长早已将相关知识传授给了孩子。这不正是学校教育的追求吗?知识经验来自于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和课堂。

    每天早上,学生们摘黄瓜当作午餐配菜,虽然每人只分得一小块,但内心很自豪。除了可以生吃的食物,其他需要烹饪的蔬菜被当作奖励发给学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蝶园”丰收,学生可与他人分享,但分享是有条件的,即向被送人介绍这种蔬菜,比如为什么我们种的菜是有机蔬菜、有机蔬菜对身体的益处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传递知识的能力。

    6 菜肴,我孝顺

    把“蝶园”的菜带回家,学生们又是一番拜师学艺,从洗菜、切菜、配菜、烹饪到上桌,每一步都拍照留存。一位父亲说“没想到能吃儿子烧的菜,太激动,鼻子酸酸的”,一位奶奶说“孙女烧的西红柿炒蛋,第一口夹给我吃了”,一位妈妈说“虽然只有几根青菜,但全家都尝到了”……在我看来,他们吃的是青菜,也是自家孩子的一片孝心,而这种爱的教育是说教达不到的。

    7 记录,我观察

    为了让种植和观察行为更有序,我设计了《蝶园记》观察记录本。记录学生每天观察到了什么、有何发现。学生们就是在这样细致的观察中写出诗一样的语言:

    “小小的黄瓜就像穿着裙子的毛毛虫”“小菜苗有气无力地靠在泥土上,它是不是快死了”“小蜜蜂亲亲这朵花,亲亲那朵花,就是不肯走开,肯定是‘蝶园’里的花太香了”“微风在和玉米叶子捉迷藏呢”……像这样充满童趣又有想象力的句子,会不时跳入眼中。没有劳动实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教学生写出这样灵动的句子。

    8 护园,我沟通

    秋天到,向日葵沉沉地弯下“腰”,如果没有竹竿的支撑早已经匍匐在地。一盘盘硕大的向日葵,也引来了高年级学生的“光顾”——这里被挖走几颗,那里被抠掉几粒,有几盘向日葵已经秃了半边脸。孩子们看了很心疼,我趁此引导:他们为什么要掰向日葵,我们可以怎么做?最后,大家在“蝶园”竖起劝告牌,找到几个禁不住诱惑的哥哥,告诉他们“等向日葵成熟了,我们送给大家品尝,请不要自己摘取”。这样的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向日葵完全成熟时葵花籽已所剩无几,学生无法兑现承诺,但学生们要求再次与高年级学生沟通,不做没有诚信之人。

    “蝶园”才刚刚起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例如结合科学做土壤的对比实验;如何在寒冬搭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如何利用两种植物喜好进行穿插种植;如何邀请其他班级参与我们的活动;如何写好研究报告;如何利用观察日记写好作文,等等。每一个问题我们都饶有兴趣地研究,“蝶园”就像是一台有问题的机器不断产生问题;“蝶园”又像一位导师,引导我们不断解决问题。

    一块热土,一种情怀,一群孩子,一个目标。朴素的快乐,多彩的收获。土地给了我们许多,我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想与这片土地的故事能一直继续。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

编辑:蒋仕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转发】把爱的教育传递下去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