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水区”的课堂教学改革
华池县列宁学校 方向阳
进入列宁学校已经三周时间,通过听课、观察、了解,发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正趟入深水区,也是迷茫期。近几年,由于人员调动频繁,一线教师普遍年轻,经验不足,导致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止步不前甚至有倒退趋势。
几节课听下来,觉得我们的年轻老师不是不上进、不努力,而是缺乏指导,缺少榜样的示范和引领,所以显得迷茫。于是我想,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到底该怎样走?思来想去还是两个字:创新!
一、创新教学思维——思考教什么与学什么
现在教学和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是不再以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第四大职责第二条管理任务要求:“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其核心字眼是“学生发展”,而学生发展是一个宽泛的命题,怎样才能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实现呢?我的想法是“让有限的课堂发挥无限的效能。”备课时我们首先应该思考:这一节课给学生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学会什么,怎么学?如果我们把一节课的功能定格在完成教学任务上,就教材教教材,那就是自取其短了。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一节课不仅仅给学生教知识,还要教礼仪,长见识,练口才,增胆量,正思想,会思考,会讨论,会合作,能展示。其实在平时上课中大多数教师的做法都体现出了这些目标,但基本都是为了完成一节教学任务无意识的行为,所以教育效果就不够明显,如果能够把这些都当做教学目标去有意识地实施,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肯定会得到明显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式——思考怎样教与怎样学
常言道,教无定法,但作为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来说,教必有法。因为没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上课时就无从着手。课改至今,我想今后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构建学科化的“适学型”课堂,就是根据不同学科确定不同的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第54条指出:“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目前教学实际,广大青年教师应该将现成教学模式和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的“六个维度”结合起来,用于设计教学和评价课堂。
参与度,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日常的课堂教学,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班级里应该充满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而不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亲和度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自由度,即学习的方式上更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传统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学生交头接耳、不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辩等。这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
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把完整的知识支离破碎。如语文教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历史教师把事件从时代背景中游离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学生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一堂好课,不在于其有条不紊、不在于其流畅顺达,而在于其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
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当生活成为教与学的内容,当社会成为广阔的课堂,生命就能在其中得到进一步舒展与绽放,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就能得到进一步拓展。
例如小学低年级课程,如果能以“游戏”方式进行,让学生始终处于快乐之中,注意力也高度集中,于无形中接受了知识,教学效果就明显了。
三、创新教学过程
在施教过程中,尽量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无论哪一门学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展示学生见过的东西,讲述学生经历过的事情,总要比列举生僻事例容易接受。播放一首歌曲,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陶冶学生情操;讲一个小故事,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开一句玩笑,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包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动手实验、小游戏、编演课本剧,课前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角色和价值,而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于快乐中自觉接受知识。
四、注重教学效果
一节课,只有做到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提升了能力,陶冶了情操,端正了品行,才是真正的优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