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宅在家 隔代教育有方法
沈小平
今年的春节很特别,大家都宅在家里自我隔离,以防疫情蔓延。虽然少了走亲访友的年味,但无形中增加了家人团聚的时间。像我们这样有了孙辈的家庭,老老小小聚在一起,足享天伦之乐时,也面临着处理好三代人关系这个不小的课题。
我儿子、儿媳今年带着快满两岁的小孙子回家过年,三代人在一起待了整整半个月时间。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智慧地做好隔代教育,我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做长辈的“三要三不要”——
亲情要“有限”,不要无原则宠溺
都说中国的家长是天底下最大公无私的,孩子们过年回家,做父母的往往包揽一切无怨言。但亲情要“有限”,“情”字里面就要加上“理”的成分。很多时候,做父母的应该适当后退一步,放手让孩子参与家务,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安心享受晚辈用劳动回馈的爱。
开始是我负责烧菜做饭,后来我配合儿子做菜,有一天儿子主动烧了他的拿手菜,为他们饯行那天,儿媳自告奋勇提出“这个菜我来烧”。吃着儿子儿媳烧的菜,我享受着孩子们的爱心,深切体会到,亲情要互通,爱不能包揽。
祖辈疼孙子,最难把握的是爱和规则的平衡。比如每天晚上一到8点左右,儿媳就会为孩子启动睡觉程序,洗漱完把孩子带到卧房,陪伴他一会儿就出来,让孩子自己入睡。我们都很配合儿媳的做法,不会因为心疼孩子而破坏这个规矩。
一天晚上,我好奇地悄悄偷看,发现宝宝抱着小兔小熊等毛绒玩具,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自说自话,一会儿爬来爬去,渐渐地就睡着了。
这次让我们费劲的,是让宝宝养成穿袜子的习惯。宝宝原来在自己家中一直是光脚活动的,但春节天气冷,我们家地板又比较凉,光脚容易感冒,非常时期我们更不敢让他光脚了,于是全家人开启了穿—脱—穿袜子的拉锯战。
一旦把袜子给宝宝穿上,他就哭着脱下,还边哭边喊:“宝宝不要穿袜子!”我看着宝宝,耐心但坚定地对他说:“在奶奶家跟在宝宝家不同,在奶奶家不穿袜子会生病的。”爷爷看着心疼,就想了个帮他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先抱着他到窗口看外面马路上的汽车,等宝宝情绪慢慢平复了,再给他穿上袜子。这样哭闹了几次,我们用各种办法坚持让他穿上袜子,渐渐地,宝宝也默认了这个规矩。
要甘于“老做小”,不要指手画脚
老话说“若要好,老做小”,就是说老人不要总以长辈自居,在家里要甘做“老小孩”,甘做配角。这句老话其实非常智慧,点到了许多家庭不团结、不和谐的关键所在。一些家庭之所以婆媳关系不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婆婆太喜欢做主,喜欢插手小辈的生活。
“老做小”,需要老人把自己的心态变回年轻人,尊重、理解儿女的想法和观念,不要老把“我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还多”挂在嘴上,硬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塞给儿女。即使看不惯儿女教育孙辈的做法,也不要动不动就批评。
比如,祖辈追着孩子喂饭,常常是两代人产生矛盾的导火索。在我们家,宝宝有自己的专座,而且是和大人同时吃饭的,谁都不会追在后面喂他。
给孩子喂饭时,老辈人怕饭菜太热烫着孩子,往往喜欢自己吹一吹或者舔一下,感觉温度适合再给孩子吃。这样的确不卫生,尤其是在当前新冠病毒肆虐期间,更要避免这种做法。儿媳找到一个办法,她给孩子盛饭菜时多准备一套碗碟,把饭菜分出一点儿放到另外一套碗碟里,用勺子搅几下,感觉有点儿凉了,再让宝宝自己轻轻尝一下,引导宝宝自己学习试温后再吃。我很支持儿媳这样的做法。
“老做小”,还要老人把自己的心态变回小孩子,用孩子的口吻和孙辈说话,像孩子那样和他玩游戏。在陪宝宝玩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孩子,帮助他获得成就感。春节在家的短短十几天里,我和孙子一起玩了很多游戏,画画、捏彩泥、搭积木、开玩具车、拍乒乓球、赛儿歌等。
最有趣的是我们一起吟唱古诗《咏鹅》,一起学着鹅叫的声音和鹅的动作,边吟边跳很开心,还促进了宝宝在语言、动作和思维方面的发展。祖辈愿意“老做小”,和孙辈玩在一起,老人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宝宝感受到了幸福的家庭氛围,一举两得。
要不断学习,不要倚老卖老
古话说得好,“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祖辈也应该保持读书和学习的习惯,不应有倚老卖老的心态,觉得反正自己老了,学习新鲜事物是年轻人的事。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包括隔代教养的知识,不仅能帮助儿女科学育儿,还能使自己心态保持年轻,减缓智力衰退的速度。
孙子快要出生时,我就主动阅读了不少婴幼儿养育方面的书,发现比较实用的书,我还会再各买一本带到儿子家去推荐给他们看。因为我一直关注和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儿媳很乐意和我分享育儿体会。当两代人对孩子的教育有不一样的想法时,我们因为有共同的知识积累,沟通起来比较容易,也能彼此尊重双方在教养中的不同优势。
这次我发现,在培养礼貌方面,儿媳的意识和行为明显比我强,但在培养规矩时,我比她坚定。比如穿袜子这件事,就是因为我比较坚持,儿媳尊重了我的意见。一旦宝宝不愿穿袜子时,儿媳会拿我的话说服他。我们婆媳之间没有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产生过矛盾,反而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度了一段美好安宁的宅家时光。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家庭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