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呼唤有文化的德育
道德教育,应超越为道德而道德的狭隘视域,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文化追求。
德育的直接目的是提升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根本目的是塑造一个社会的良序美俗。从这个角度来说,德育工作的加强与社会的文化建设不能分割开来。因而,德育工作中优秀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弘扬也不是抽象地传授一些德目,而应融于整个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学习当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思想流派众多。儒家思想在传统思想体系中居于主干的位置,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都有非常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儒家的伦理体系也成为维系历史上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基本道德尺度,表达了儒家关于正义社会与美好生活的基本认识,历久弥新。
天人合一是儒家的一个根本文化信条,从先秦到民国,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天人相类、天人相交、天人和谐等不同而又相关的主张。天人合一当中对“天”的认识,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信仰和伦理的成分,构成儒家有关政治、人生及教育主张的根本原则。《中庸》开篇“天道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深刻地阐明了天道、人性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从道德教育角度说,天人合一的文化信条教导人们要敬天、畏天和谢天,树立天道信仰;要识天、顺天、师天,以自然观政治和人事;要贵人、爱人、自强,突显“天、地、人”“三才”中“人”的崇高地位、尊严和使命。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根据。
人性本善是儒家占主导地位的人性主张。《孟子·告子上》上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为人性本善,德性即人性,所以做符合道德的事情乃是人性本身的要求,是人要成为人或像人那样地生活必需的选择。正是带着这样的义务感,几千年来儒家思想才造就了一批批的仁人志士,于国家危亡、社会失序、民不聊生之际,毅然挺身而出,慷慨前行。人性本善,为儒家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唤醒人本有的善心,扩充其原初的善性,最终在真实的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止于至善”,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逻辑。
民惟邦本是儒家对于理想政治生活的一贯主张。《尚书》中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荀子》中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奠定了民为邦本的政治价值理想。仁政德治及其具体的道德要求比如忠恕、勤政、节用、清廉、恤民等都只不过是这种政治价值理想的具体实现形式。
居仁由义是儒家的人生观,回答了人应当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的大问题。仁就是爱人,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那些对他人有害的私欲,按照礼制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自己的言行可能给他者带来的影响有高度的敏感,遇事不是把自己的感受摆在前面,总是能够从他人的视角来考虑问题。义就是由“仁”演化出来的具体行为原则,渗透到一切社会关系当中。儒家对于仁义关系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仁宅义路”,以仁为宅,以义为路。照此理解,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做到内心有仁爱,做事有原则,能够时时理解和体谅他人的处境,那么他就具有了君子的风范;如果他能够在关键时期为了他人、民族、国家或人类的福祉,不计利害,不惧牺牲,那么他就离圣人不远了。
知耻自省是儒家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按照孟子的观点,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孔子甚至将培养民众的羞耻心作为良好国家治理的目标,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更是明确提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一个人内心有了羞耻感,就有了内在的法则,即便独处也能慎独,不会轻易做出超越伦理和法律规范的事情。道德自律机制,主要建立在人的羞耻心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耻是道德底线,唤醒学生的羞耻心,培养丰富的道德情感,是造就有良好道德公民、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的重要条件。
以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儒家的文化主张。当下,我们开展以儒家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不能拘泥于具体的德目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的孤立解读和践行,必须将其置于儒家文化理想的整体背景下加以认识。道德教育,应超越为道德而道德的狭隘视域,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文化追求。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石中英,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