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自杀身亡,其父母声称女儿系因多年前遭补习班老师性侵,引发忧郁症最终导致不幸发生。此事一出,闻者无不唏嘘,也让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再次被舆论搬上了台面。 当前,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可以说仍是在跋涉中前行。这不,前不久,首部小学性教材“我是从哪里来的”一课中大胆加入了性交概念,谁知道这样一个基本的科学知识普及竟被有些网友批为解释男女性爱过程尺度过大。可见,要科学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有必要先让“性”从“丑陋”走向“光明”。 性是生命延续人类繁衍的必然途径,要通过社会媒体的宣传教育让人们知道,对性教育犹抱琵琶半遮面般的拒绝不是正确的选择。科学地谈性以及传播性知识并非“涉黄”“下流”,它既是优生优育的需要,也是保护人类身体健康的需要。在性健康教育方面过于保守可以说是害人又害己,一些青少年女孩受侵害后因难以启齿有意回避,这使得罪犯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敢于肆无忌惮地作案。 性教育要从小抓起,可以由国家统一推广规范的教材,确定师资配备标准,落实课时设定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性健康教育。用“顶层设计”避开争议的“阻挠”,用“既成事实”倒逼人们思想的提高。 还可以在相关措施上更公开些,更直接些去影响和推动大众树立健康的性观念。譬如,安全套自动售卖机总是安装在偏僻的小巷或胡同的尽头,为何不令其走到灯光更亮些的地方呢?当有关性健康的事物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变得习以为常了,孩子性健康教育的基础自然更厚实。 (作者邓文圣,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69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