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解朱熹《观书有感》
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张守银
寒假期间,在课改信息网上观看了一节语文课,文本是朱熹的《观书有感》。授课者板块设计清晰,课堂语言自然流畅,板书优美,诵读、欣赏、练笔一气呵成。一堂课有诸多亮点,实为不易。但我对教者关于诗歌相关内容的解读和手法的赏析不敢苟同,以下,另辟蹊径,别解朱熹《观书有感》,并求教于大家。
应该说,对于中小学生,过于深入探究文本纯属画蛇添足,然而,那些既有诗味,又有趣味,还有韵味的地方,是可以深入浅出地点化学生,开启情智,让学生顿开茅塞的。下面,我就从诗歌文本出发,结合我自己的读书体验,也算是在“裸读”的基础上对这篇文章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我从三个层面谈我的疑问和观点。
问题之一:是观书,还是观景,抑或是观心?
我的观点:作者是以观景喻观书,以观景来映照观心。因而“半亩方塘”既是景,又是书,更是心灵。打开书本的心灵就像这如明镜般的“半亩方塘”一样,一下子完全荡漾开了,有诗意、又情意。有的解释说:“半亩方塘”比喻书,因为书是长方形的,对于这样机械的解读,我不敢苟同。再看,打开书本的心胸无比广阔,可容日月,可纳海川,可唤光影,于是心灵深处来回摇曳、激荡。问渠即问作者自己,作者宕开一笔,把“我”分成精神的“我”和肉体的“我”,于是肉体的“我”就问精神的“我”:你的灵魂为什么可以如此这般清澈见底直达深处呢?原来读书之于心灵,就像这“半亩方塘”一样,不断地有来自茂林修竹的山涧富有灵气和生命的活水涤荡呀。
问题之二:“半亩方塘”是什么塘?“源头活水”是什么水?
我的观点:半亩就是“不足一亩”,就是不满。“满招损,谦受益”,一满就要溢出去了。只有始终不满足,处于虚怀若谷的“半亩”,才能受益,才能源源不断地引进活水。有人说“半亩方塘”就是位于尤溪县城南的南溪书院内的一个池塘的名字。文学鉴赏,不是解答数学题,并非一定只有唯一不可辩驳的答案。这种像论证考据一样对待诗作的态度,实在太过缺乏想象力,甚至有点滑稽可笑。
再看,“源头活水”是什么水?我认为“源头活水”是丛林深处的富有灵气和生命活力的水,是有着丰富微生物和对人体有益元素的无污染的且能涤荡灵魂之水。显然朱熹读的是“源头活水”,是源头的书。我们现在孩子所读的书,有源头的书,也有上游的书,中游的书,更有下游的书。如果把经典名家名作和孩子们现实的、鲜活的生命体验比作源头的书、源头活水的话,那么,教科书和经典文学或许是上游的书,流行文化或许是中游的书,而凶杀、鬼怪类的快餐文学、教辅用书就是下游的书。当然纵使是下游的水也能解一时之渴,然而,常常喝中游甚至下游水的人是感受不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弄不好会走火入魔,酿成悲剧呀!
因此,观书,观什么书,是否观了源头的活书,很重要。
问题之三:诗眼是什么?全诗是如何凸显的?
我的观点:第一句,用“鉴”写清,像明镜似的,正印了那句俗语,心亮堂得像镜子似的。因为是明镜所以才能容天地日月,光影随行,于是“清”字便呼之欲出了。有这样一个谜语,谜面是:问渠哪得清如许?打一成语,谜底是对答如流,很有意思。确实,诗人用设问,并且明明是自问自,非要说是我问他,引发读者无穷的联想和想象:这水本来就清,心情如水吗?它本身有分解功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吗?观水人认为他清,旁观者清吗?……然而都不是。无疑在大理学家朱熹看来,只有武夷山脉的毓秀清幽才孕育了九曲流觞的清,是源头的有生命力的启人心智的大活书,才能孕育大智慧。
全诗因“鉴”入“清”,由“清”引“活水”,有感而发,浑然天成,随感所至,涌流而出。描绘、勾勒、点染、收束,伴随着诗的节奏、韵脚、缓急、铿锵而流转,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实为一源头活水之诗也。
由此,“源头活水”遂成成语,彰显中华语文的生命活力和开掘不尽的无穷想象力。最后呼吁老师们唯有让学生读源头活书,活书活读,方显智慧灵光,方能六根清净,才高气清。